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正文

关于促进无锡传统制造产业升级的建议

时间:2016-08-22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无锡的工业制造业多年来在全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特别是精密加工、磨具制造等产业更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周边地区如常州、苏州相比,无锡地域面积较小,可供利用土地相对不足。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大量土地被用于房地产及商业开发。在基本农田必须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可供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土地愈加稀少。因此,要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有限的土地上产生更高的效益。

  根据走访调查发现新区、锡山区及惠山区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型加工制造企业利润率较低,用人普遍过多,人力成本占比偏高。与同类企业相比,无锡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利润较低,几乎没有资金投入技改及研发。如浙江宁波某橡塑零部件生产企业2013年产值1.2亿元,员工人数约400人,人均产值只有30万元。2014年开始大规模自动化改造,至2014年11月时产值已达到2亿元左右,而人员减少到只有150左右,人均产值已超过130万元。而且由于其生产的一致性,产品合格率由80%提升到97%,客户投诉大幅下降。仅此两项就增加企业效益超过2000万元。无锡本地的同行业外资企业这方面更是令人惊叹,500多人的企业产值超过30亿,人均产值超过600万。而无锡本地多数同类企业在这方面处于明显落后状态,人均产值都处于30万左右的水平。且橡塑及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相对于纺织服装、简单加工、通用机械等行业而言利润还较高,其他行业的情况应该比这个更差。

  2.企业融资困难,利息负担很重,难以加大科技投入。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大,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很高,几乎都处于微利状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费用高——成本高——低利润——低投入——无法降低费用。这样企业抗风险能力极小,随时都会死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在技改上追加投入就变得很困难。

  3.缺乏科学指导,自动化改造困难。多数企业对提升产品等级,提高企业自动化制造水平有很高的兴趣,但不了解如何根据自身状况来提升制造水平,普遍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也就是部分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企业还是有很强技改意愿,即便是处境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很想在自动化提升上有所作为,希望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获得价廉物美的方案。由于大规模的全自动生产装置在中国目前也只是新兴事物、舶来品,有很多并不适合国内企业的现状,同时价格昂贵,企业很可能面临买来的设备不会用、不能用,浪费巨资反而增加企业负担。因此这些企业都希望行业协会、政府、院所等能够多做一些相关的指导工作,帮助企业合理、正确的进行自动化改造。

  4.低端加工制造业仍然大量占用各种宝贵资源,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个问题是在探访几个地方的工业园区发现的,这其中当然也有市场因素的作用。只要还能生存,没有人愿意把已占有的利益让出来,管理者也不能违法强行驱赶这些企业。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资源向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流动。目前亟需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强化这个过程。

  为此建议:

  1.在资源分配上采取差别化管理。对低端制造业、简单加工业提高资源使用门槛,促使其进行产业升级换代,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不能适应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起到“腾笼换鸟”的作用。

  2.加强宣传和技术支持。政府科技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促进高技术企业科研院所与无锡本地传统制造业的对接,为这些传统企业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方向上的指导和支持。前期多搞一些行业的交流会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3.设立产业及技术升级支持基金。为企业技改提供部分启动及补贴资金,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改升级的支持。

  4.鼓励自动化设备的本地制造。这是最有效的多赢手段。通过对本地自动化设备产业的扶持,不但可以降低其他产业的技改成本,同时也可以培养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群。

  5.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在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衔接以及制造业与各类资本的衔接上,政府应充分发挥领导和纽带作用。借鉴珠三角地区,尤其是东莞、惠州的先进经验,利用无锡在工业设备制造方面的先天优势,进行大规模产业升级,带动无锡地区整体自动化水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责编:民进无锡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