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现代生物农业促进我市生态文明进程的建议
时间:2015-02-05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民进无锡市委
传统的农业生产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空气、水系、土壤等环境因素都是友好互动的。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有的农业环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对环境的深度破坏。而现代技术的生物农业则能够让目前伤痕累累的作物生产回到自然生态的原点,还足以超越传统农业的品种、质量以及现代产业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从无锡的土地开发程度而言,留给农业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如果继续以破坏性的现代运作模式对待土地,效益只会越来越低下,这就要求在农业上探索一条生态发展的道路,事实上市场的分化也在呼唤高端生物农业的导向。
一、无锡市生物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在生物农业的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农业发展,通过几年的扎实推进,我市生物农业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共引进了69个“130”计划项目,9个“530”计划项目,产值规模年均增长27%以上,从2010年的25.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9.9亿元,2014年上半年产值就达28亿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没有把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农业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没有认识到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我市的生物农业产业整体缺少统一的谋篇布局规划与重点建设的目标,仍停留在“自下而上”、民间自主发起的阶段。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等种种不足,在推进中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扶持政策,全市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三是企业规模不大,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全市129家生物农业企业中,只有8家亿元以上,企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缺乏国际国内一流的发展前景和成长性好的大型生物农业龙头企业。
四是企业间发展不均衡,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从产值看,2013年全市22家2000万元以上的生物农业规模企业产值36亿元,占比72.1%;剩下的109家企业产值13.9亿元,占比27.9%。目前,全市69家“130”企业中还有16家企业处于产品试验期和基础建设期。从产业结构看,以生物育种为发展重点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全市的生物育种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只有7家。以种业进入市场的较少,全市的生物育种企业中只有6家企业实现种业销售。
五是科技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市的生物农业技术主要以引进和联合攻关为主,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还不强,2013年,129家生物农业企业中还有77家企业未投入研发经费,全市生物农业新产品产值只有10亿元,占总产值20%。
二、以生物农业推进生态文明的对策建议
1、以生物农业推进生态文明,推动无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发展生物农业产业是无锡抢占未来农业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机遇,也是无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和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以农业机械为基础、生物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从无锡实际看,我市土地资源稀缺,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口增长、环境承载负荷较重等巨大压力和挑战,要突破这种发展瓶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必须通过生物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生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应用,有效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农业的转型提升。发展生物农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共识。因此,发展生物农业既是我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又符合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无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发展生物农业产业也是无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加快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转变,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新型业态,增强产业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把发展生物农业作为产业融合、改善民生的重要结合点,提高农业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充分参与中分享到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利润,农民根据意愿,还可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增加工资性收入。从而促进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营造幸福、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2、以生物农业推进生态文明,推广具有标杆意义的成功案例
生物农业的发展,重点在因地制宜,科学做好我市国家级特色生物农业的“谋篇布局”,尽快创造条件让一些成功的案例得到推广,而不是仅仅成为实验室的“盆景”。加快生物农业品牌创建步伐,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帮助企业创出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占领国内国际市场,成为行业的旗帜。
(1)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都围绕种业改革发展作了精辟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中国人要端牢自己的饭碗,就必须把种子紧紧攥在自己手中。
(2)加快农用生物制品研发步伐。一是加快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和生物食品研发步伐;二是加快生物农药和生物兽药研发步伐;三是加快生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研发步伐。
(3)加快推动生态生物技术应用。以农业物联网为核心支撑的专用传感与识别技术、农业传感网、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集成应用。
3、以生物农业推进生态文明,加快构建生物农业准入与评价机制
(1)出台完备的产业扶持政策。发展生物农业产业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持政策,在科技、金融、税收、奖励方面加强引导扶持各生物农业企业。目前我市通过疏理各项扶持政策,已经制订了《关于加快全市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市级设立了生物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农口各板块也要尽快出台一些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2)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引才。创新产业呼唤创新人才,人才是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引进人才是战略投资,谁能抓住领军人才,谁就能抢占一个产业制高点。
(3)加快构建生物农业准入与评价机制。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新要求,集成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合同研发、委托制造、公共技术服务、中介服务和延伸服务,积极培育生物农业新业态是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尽快构建生物农业准入与评价机制成为关键所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责编:民进无锡市委